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002-2090
国内刊号:23-1275/S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8827 人次
 
    本刊论文
畜牧饲草之玉米秸秆青贮技术
  摘 要:青贮饲料是一种营养丰富,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的饲料,它的配料主要来自切碎的新鲜玉米秸秆,它是经过在密闭无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和化学作用制成的。是保证常年均衡供应家畜饲料的有效措施。秋收后的玉米秸秆具有很高的营养,倘若及时将之存储下来,将会很好地解决冬天乃至春天牛羊饲料不足的问题。于是一种叫做青贮的存贮方法应运而生。通过该种方法可将尚保持青绿或部分青绿的玉米秸秆较长期保存下来,而且其养分不会因此流失;其质地会随之变软,并散发独特香味,能增进牛、羊食欲,非常值得推广。
  关键词:全珠玉米;青贮;技术
  1 青贮的意义
  通过青贮,保留玉米秸秆养分,作为饲料的功用将因此而得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青贮的作用还包括消毒,那些原料携带的寄生虫及有害菌等都会在青贮的过程中被消灭;青贮后的饲料气味芬芳,汁水饱满,且十分柔软,非常适合牛羊下咽;同时消化腺的分泌也会因此加强,进而有助于家畜日粮内其他饲料的消化;经常进食青贮饲料的家畜其产奶量可较从前提高20%~30%。当然,提升的幅度与青贮原料的营养含量及青贮后品质有关;青贮原料来源广泛,各种青绿饲料、青绿作物秸秆等,都是制作青贮饲料的原材料;而且季节与气候都不会对之造成干扰。最重要的是青贮所需劳力较少且制作工艺简单;原料经过青贮密闭发酵,大约40~50d之后就能用来饲喂家畜。
  2 青贮全珠玉米秸秆的几种方法
  2.1 窖贮
  窖贮是最常见、最理想的青贮方式。
  2.1.1 选址
  选址的话,最好满足如下条件:地势要高且地下水位较低;土质要坚实,不易坍塌;背对风向,正面向阳;靠近饲舍、取用方便。
  2.1.2 窖的形状与大小
  窖的形状一般为长方形,窖的规模要依据所饲养的牛羊数量以及需青贮的饲草量来决定。窖壁要平整,条件允许的话以石头或砖块垒砌后再用水泥进行涂抹为最好。土坯窖也行,但用水泥将底面和4周涂抹这一步是必不可缺的,又或全部以塑料薄膜铺面,以防止渗水和漏气的发生。要保证窖的密封性。窖底2端要有一定的坡度,便于多余的汁液的排放。一般窖可青贮全株玉米500~600kg/m3。
  2.1.3 制作过程
  将原料按1~3cm左右的长度进行切割,然后及时装入青贮窖内,也可以边切边装并压实。装窖时,当原料厚度达到20cm时就要予以踩实,用机械进行压踏的话更好,窖的边角和四周尤其要严踩。要随时观察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65%左右,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微生物有氧活动的时间。倘若无法一次性完成装窖,可将塑料薄膜盖在已装窖的原料上,等到下次继续装窖。原材料在青贮时必须压实,倘若残留太多氧气的话,部分原料会氧化霉变,导致青贮失败。青贮玉米含有4%以上糖分,因此无需再将其他含糖量高的物质添加进去。
  2.2 包贮
  裹包青贮与青贮原理相同,但做法有异。其做法是用打捆机将粉碎好的青贮原料进行高密度压实打捆,然后以拉伸膜包裹,使之发酵。裹包青贮在制作上不受时间、地点甚至天气的限制,且青贮过程的封闭性较好,营养物质损失也较少。
  2.3 堆贮
  堆贮所需人力较少,成本也低,周期还短,因此,养殖规模较小的农户可采用此种方法。
  3 全珠玉米青贮制作成功的关键
  3.1 原料中的糖分需维持
  原料中的含糖量至少要在2%。
  3.2 原料中的含水量要保证
  至少应保持在65%~70%左右,水分低了要加水,水分高了要吸水。
  3.3 青贮过程要短
  规模小的养殖场最好在3d内完成青贮。
  3.4 原料要压实
  在装窖时一定要将青贮料压实,尽量将料内空气排出,边角和四周不可忽略;密封时,不能漏水、露气。一定要注意后天的维护工作。
  4 采收时间
  玉米在乳熟后期或蜡熟前期其含水量适中,因此当于此时采获。若水分太多,当作短时间晾晒,使多余的水分蒸发后再进行切割。
  青贮玉米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和蛋白质总量,含水量最佳,最适合青贮,当适时采收。
  5 结 论
  青贮饲料既可以合理利用青饲料,又能解决冬春季饲料不足的问题,还是大幅度降低养殖成本、快速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在青贮过程中,缩短秸秆青贮过程中的有氧阶段,保证饲料的质量;使用小包装,避免取饲损失,有利于运输和青贮饲料的商品化。该技术将会逐步推广开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促进畜牧业的健康、科学发展。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