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不育系回交转育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的比较分析 |
孙丽芳;王振;王霞;邓杰;胡凯凤;王婧择;杨克军; |
1-5+98 |
|
藜致病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
于文莹;姜述君;卜志新;马婧;杨系玲;范文艳; |
6-11 |
|
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徐瑶;李鹏;刘洪亮;穆娟微; |
12-16+55 |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寒地春玉米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
解美佳;殷丽华;刘涛;郑殿峰;周雅芳;冯乃杰;刘春娟; |
17-22+35 |
|
基于叶龄管理的氮肥运筹模式对松嫩平原西部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刘慧迪;杨克军;李佐同;王玉凤;张翼飞;王智慧;付健;谷英楠;杨系玲;吴琼; |
23-27 |
|
犬肠道冠状病毒基因型和重组的研究进展 |
王欣宇;孙东波; |
28-31 |
|
FGF21与奶牛隐性酮病血清BHBA相关性分析 |
徐闯;于鑫;张琦;贺一博;李令政;赵相洋;陈爽;董志昊;黄宝银;吴正娇;刘明星;陈媛媛; |
32-35 |
|
不同粗饲料与精料间组合效应的发酵效果研究 |
张震;朱双;姜宁;张爱忠;李婉;祁丽;李栋;卜登攀;熊本海; |
36-42 |
|
东方次睾吸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
那璐;高俊峰;仇建华;李荣;邵志辉;张艳;王春仁; |
43-45+117 |
|
添加乳酸菌和糖蜜对秸秆生物饲料的发酵品质及In vitro干物质消失率和瘤胃甲烷生成的影响 |
周亚强;韩雅惠;蒋再慧;马衍旋;石少磊;孙瑞涛;李悦;韩华;唐德江;侯建军;曹阳; |
46-50 |
|
金雀异黄素对围绝经期模型小鼠卵巢组织及其安全性的影响 |
张明玉;迟晓星;丁啸宇;钱丽丽; |
51-55 |
|
不同加热条件对内酯豆腐品质的影响 |
张青娈;翟爱华;杨盛楠; |
56-59 |
|
燕麦麸皮粉对哈尔滨红肠质构和感官特性的影响 |
宋大巍;李良玉;叶子欣;张丽萍; |
60-65 |
|
黑龙江省不同产地大米中矿物元素含量分析与比较 |
宋雪健;冷侯喜;张爱武;姜秀杰;鹿保鑫;左锋;钱丽丽; |
66-70+128 |
|
肉制品掺假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
董洋洋;丛树阁;俞龙浩; |
71-77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糖母液及发酵液中单糖含量 |
孙蕊;王学群;李朝阳;李洪飞;贾鹏禹; |
78-81 |
|
蓝莓酒渣中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
刘文静;徐婉蒙;王成玉;李丹丹;王超;郭德军;阮长青; |
82-86 |
|
芸豆萌发前后淀粉理化特性变化 |
曹龙奎;王倩文; |
87-94+138 |
|
EDTA对壳聚糖的抑菌增效研究 |
于立权;张祥涛;姜自庆;李凤华;朱金艳;宁芮奇;崔玉东; |
95-98 |
|
2株西玛津降解菌的降解特性研究 |
任兵;张金艳;李绍峰; |
99-104 |